English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透过窗户,石家庄广平小区的居民李月黎(化名)终于看清了民心河对面的两根烟囱。
 
  26日,一股冷空气到来终结了石家庄连续12天的雾霾。而在过去的日子里,石家庄空气等级一直在重度污染严重污染间浮动。
 
  雾霾成了河北特产了。河北人调侃说,从前是中国钢铁看河北,现在是中国雾霾看河北。
 
  河北的空气污染到底有多严重?对此河北省环保厅有更详细的数据说明:2013110月份,该省平均空气达标天数为109天,达标率为36%,重度污染以上天数占20%;而省会石家庄全年空气达标天数为35天,达标率仅为11.5%,重度污染以上天数比例高达39.8%
 
  这意味着石家庄市民一周之内大约能享受不到一天的好空气,另外要面对三天左右的重污染天。
 
  采暖已非河北雾霾元凶
 
  石家庄人乐杰觉得纳闷,他小时候冬天小区里自己烧锅炉取暖,照理污染比现在大。如今都集中供暖,怎么雾霾天没减反而增多了?
 
  他的感觉没有出错。气象数据显示,石家庄市1980年到2000年,年平均大雾日数增加了39%,而轻雾、霾增长率更是分别高达92%200%
 
  冬季采暖已经不是河北主要的污染源了。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郭斌告诉早报记者,以石家庄为例,在过去的一年中,采暖期和非采暖期的污染天数比例基本相当,这意味着,河北的污染已经成常态性,因为基础污染量太大,采暖的排污量只是增量的污染,但并不占主导。
 
  之所以冬季显得雾霾天数更多,与河北秋冬季静风和小风天减少,相对湿度略增加有关,此外冬季混合层高度低,大气污染物容量急剧减小,这些因素都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河北气象部门的数据显示,2001年至2011年石家庄平均风速每秒小于等于1.5米的天数平均为237天,占全年的65%
 
  这份数据还显示,冬季1月份石家庄夜间到早晨出现逆温的频率达80%以上,有时候还出现双层和多层逆温,平均逆温层厚度达300400米。
 
  逆温就像盖子一样罩在城市上空,阻挡了空气污染物的垂直扩散,使污染物沉积在近地面层,空气污染物浓度增高。而雾霾天发生具有连续性特点,秋冬季一般三到五天一周期。
 
  在郭斌看来,与其说冬季采暖造成河北重霾,毋宁说河北气象变化趋势和污染物共同造就。既有的排污已经超出了环境的容量和承载力,再增加采暖肯定超出的更多。
 
  郭斌所指的既有排污,指的是工业污染、机动车尾气排放、工地扬尘、生物质燃烧农业面源污染等。
 
  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郭斌致力于做河北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分析和环境监测研究。他发现:河北钢铁(000709,股吧)行业2012年排放二氧化硫47.3万吨,相当于全省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35.3%。而火电行业则贡献了占全省总量24%的二氧化硫和全省总量38.5%的氮氧化物。这两项化学物是形成PM2.5的主要来源。
 
  偏重的工业结构是河北最大的现实。
 
  来自河北官方数据显示,2012年河北钢铁、石化、建材、电力四大高耗能产业工业增加值为6200多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56.7%
 
  他们的共同点是都大量耗煤。据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统计,2012年河北省重点钢铁企业生产一吨钢需要的煤为587.52千克。此外,据河北省官方统计,河北钢铁、水泥、电力、玻璃等行业在2012年消费了1.67吨煤炭,占全省总燃煤量的53%
 
  河北省有关部门和官员在不同场合表示,以上这些高耗能产业已经成为河北省大气污染的主要排放源。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症结或许并非在是否用煤,而在于是否清洁用煤。
 
  一位河北钢铁界的资深研究人士告诉早报记者,上一套脱硫、除尘设备均价在千万,这仅是前期投入,其运行成本则更高,计算耗电和原材料成本摊到每吨钢上相当于增加成本8090元。钢铁行业当前整体不景气,多增加环保投入等于少赚钱。所以有的钢厂白天开设备,晚上就关了。一些地方企业违法成本低,宁可罚款也要偷排,为什么?赚的更多。
 
  不过上述人士同时认为,脱硫技术属近年开发还并不成熟,运行效果普遍不算好,按相关规定,脱硫效率应达到80%~90%,但目前大部分钢厂仅能达到50%~60%,不能保证达标排放。
 
  环保部华北监察中心近年的检查情况同样印证了这一说法。
 
  该中心200910月对河北省钢铁企业设备的核查数据及河北省环保厅复核结果显示,河北省完全符合环保手续的企业仅占24.8%,大量的钢企未经过环评论证,环保设施的有效性无法保证。此外,污染治理设施及技术治理效果良莠不齐,部分企业环保设施治理水平较低、运行效果差。
 
  不仅于此,工业布局不合理同样构成空气污染的一大因素。
 
  郭斌调出一副他绘制的地图指给记者看,热电二厂、热电三厂、宏源电厂、良村电厂、永泰电厂、天意热电、诚峰电厂、大热电、裕华电厂……石家庄市区和周边至少分布了10家以上的燃煤电厂,有的污染源布局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对市区大气环境产生较大影响。
 
  事情就是这样,数量惊人的工业企业燃烧大量煤炭,释放出未洁净充分的排放物,形成了河北省煤烟型的大气污染特征。
 
  尽管与同样空气质量不佳的北京、天津相比,河北的汽车尾气污染总量并不算最大,却也不小。
 
  公开数据显示,2011年底河北省机动车保有量达1451万辆,排全国第五位;其中黄标车(高污染排放车辆)的保有量达105.9万辆,全国第三位。
 
  在郭斌的研究中,以2011年的数据作比较,这些机动车污染物排放,不管是氮氧化物还是颗粒物排放均高居全国前列。(其中氮氧化物约56万吨,颗粒物约5.7万吨。)
 
  车用燃油品质差、含硫量高是制约河北省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控制的主要因素。郭斌说。
 
  车多、路堵,修地铁。出租车司机向记者抱怨,早晚高峰,堵在槐安路高架上一个小时动也不动是家常便饭。
 
  走在石家庄的主城区,核心的路段都被围上施工护栏,有三条地铁路线正同时在这个城市开工建设。与此同时,市区内随处可见的被拆迁到一半的房屋,与在建的写字楼、住宅区比邻而居
 
  在郭斌看来,河北正是经济大发展的时期,这是成长的烦恼。来自建筑施工、道路、工业企业物料堆场不规范都会导致城市大气环境中PM2.5PM10浓度增大。
 
  而作为拥有5600万农业人口的河北,麦收、秋收季节部分农作物秸秆燃烧以及冬天农村普遍采取的土锅炉取暖,都是这个农业大省治污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煤改气进行时
 
  今冬,河北最老牌的热电联产电厂正在拆除。
 
  1216日,走进石家庄东方热电股份有限公司热电一厂的厂区,一台大型挖掘机停在热电车间中间作业,几个工人蹲在一旁抽烟。除了顶棚还在,这个车间四周已经被推倒,生锈的铁梯、废弃的气罐、碎裂的红砖墙体倒在被煤灰染成黑色的水泥路里。还未拆除的是高炉,与对面新耸起的高档写字楼比邻,显得突兀。
 
  这座始建于1983年的热电厂占地面积约100亩,负责石家庄西南区西南部区域741万平方米民用采暖供热和20多家工商企事业用户的热力供应。
 
  在非采暖期它烧煤发电,采暖期热电联产。
 
  在过去30年时间里,这座热电厂排出的粉尘钻进李月黎家的南窗到达桌台和地板,一天不擦一层黑灰,跟煤一样。她的家就在这座厂北面不足50米处。
 
  这是河北省2013年淘汰落后产能和石家庄市削减燃煤的任务之一。官方称,热电一厂关停拆除后,每年可减少燃煤42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246万吨,减少烟尘排放440吨。与之相对应的是,该厂原供热区域中有241万平方米改为天然气供热。
 
  煤改气在包括石家庄在内的河北各个地市紧锣密鼓地铺开。河北官方试图将采暖带来的燃煤污染尽可能降低。天然气被认为是清洁得多的能源。石家庄市政府甚至提出了气化石家庄的概念。
 
  据河北省环保厅提供的数据,截至今年10月底,河北省内被拆除、淘汰和改造的分散式居民生活小锅炉、茶炉和炉窑的数量达到了3万台。
 
  在青园小区的供暖锅炉房里,司炉工韩玉杰正在查看锅炉运行情况,蓝色的火焰在炉膛里跳跃,与往年不同,管道里填满天然气而不是煤。
 
  小区原有的两台20吨分散燃煤锅炉今年改成了三台燃气锅炉,韩玉杰说它们一小时能烧掉200立方天然气。
 
  跨长江影响微乎其微
 
  乐杰先后在武汉、江苏待过,都是在长江边,他印象中的南方是蓝天碧水和可以大口呼吸的空气。
 
  但现在情况逆转得让他愕然。
 
  129日,苏州的空气指数突破500,重度污染,成为74个公布PM2.5数据城市中空气质量最差的城市;而北京的AQI(空气质量指数)9,成为74个城市中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
 
  今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南方地区均出现重度雾霾,对此环保部有关负责人解释称,北方采暖期猛增的能源消耗排放对空气质量恶化贡献大。
 
  此外,复旦大学环境系教授庄国顺的一项研究称,我国各地区、各城市的大气污染不仅都来自于本地污染源,同时也来自于外地沙尘及污染源的长途传输。
 
  北方与南方的雾霾之间的关联如何?他们与采暖有关吗?
 
  北方采暖期用煤肯定是增加的,尽管目前尚未有完整数据证实这部分增量有多大,但可以肯定的是未必有想象中那样多。郭斌说。
 
  对此,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持类似观点。他认为,取暖的因素肯定有,但不是主要的污染源,工业和汽车排放才是主要,这部分至少占六成到七成。
 
  河北省环保厅的一位官员告诉早报记者,以石家庄为例,进入采暖季后PM2.5的浓度甚至略有下降。这显然无法套入北方采暖增排的论断。
 
  据河北省环保厅提供的数据,以PM2.5下降率估算,石家庄上半年主城区PM2.5平均浓度为每立方米172微克,而截至11月底为每立方米149微克,下降了13.4%
 
  上述人员解释称,这得益于在采暖期到来前进行的燃煤锅炉改造、工业节能减排和工地扬尘治理行动。而类似的行动,在京津冀晋鲁等被认为污染严重的北方省份都在不同程度地进行。
 
  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近地域之间的影响是存在的,但是跨越长江从北到南的污染物扩散恐怕微乎其微。该环保厅官员认为。
 
  不过在郭斌看来,南北方污染物之间是有联系的。理论上,地球整个大气环境,无论在什么地方产生污染物都会相互之间流动。
 
  “PM2.5要比沙尘暴输送得远,因为颗粒物小且轻,因此风一刮就容易漂浮,且不容易沉降。郭斌认为,这种大气污染物的输送和扩散与气象条件有关,与风力风向和风速均有关系,还与当天的气象条件是否易形成雾霾有关。
 
  以北京和河北为例,两者之间互相影响已是共识,污染物靠风输送,刮东南风就是河北往北京,如果刮西北风就是北京往河北刮。但是,北方的污染物多久能刮到南方,这个还无法得知。
 
  但郭斌同时提醒,污染物被风输送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其稀释的过程,那么这显然受距离和空间限制,从北到南这样大的范围,污染物还能留存多少?
 
  污染物的长距离输送在研究大气物理的学者间同样引起讨论。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自发此前对媒体表示,静稳天气是大气污染物累积的必要条件,一旦起风,则很难沉积;而当风力很强的时候,污染物也随之扩散得差不多了。
 
  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韩永翔在解答关于中国雾霾是否能漂洋过海这个问题时提到,当冷空气入侵时,西北风可能将上游污染源(京津冀地区)其中一部分污染物扩散到中国南部的下游地区。不过韩同时强调,污染物的传输会加速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使得下游地区的污染浓度减小。
 
  不过尽管南北方污染物之间的影响机制尚不明晰,但区域间的联防联控显然已成各地政府防治大气污染的共识。
 
  现在不是一城一地的污染,是各自的污染都很重。内因占主要,同时又互相影响。郭斌说。
 
  就在今年1016日,郭斌参与了一次环首都区域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专家座谈会,会前由北京、河北、天津、山西、内蒙古五省的科协组织相关院士专家开展了长时间的联合调研。
 
  专家座谈形成的首条意见就是:京津冀晋内蒙古及周边地区的大气污染是区域性问题。
 
  事实上,在技术性探讨以外,学界许多专家认为区域间经济结构的调整亟须协同发展,不能只顾自己背后的经济利益。
 
  在王跃思看来,若区域间各自为战,污染治理就仍无希望。 
关于我们 - English  销售热线:025-52735858   技术支持:遂腾网络
南京韩威南冷空调工程有限公司 页面版权所有  苏ICP备05023839号  有事Q我
导航:净化消毒机, 溶液调湿, 溶液空调 公司新闻 电流传感器 霍尔电流传感器